快速导航

电话:0311-86020020 85026333
手机:0311-86020020 / 18931111912
高老师
邮箱:1693868882@qq.com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路66号(原省政府对面)
《新时代“赶考”路上的西柏坡答案》
发布时间:2025-04-11 09:17 浏览:21新时代“赶考”路上的西柏坡答案
1949年3月,党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平时,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: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。”这场“赶考”,不仅关乎中国革命的胜利,更关乎中国共产党能否经受住执政的考验。七十多年后的今天,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,我们依然行进在“赶考”路上,而西柏坡精神,正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。
一、西柏坡精神:永不褪色的“赶考”初心
西柏坡时期,是中国革命从农村走向城市、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关键转折点。在这里,党中央指挥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,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;在这里,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“两个务必”——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为即将到来的执政之路指明了方向。
“赶考”二字,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。当时的“考题”是如何建设新中国,而今天的“考题”则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时代在变,考题在变,但“赶考”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——那就是始终保持清醒,始终保持奋斗,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
二、新时代“赶考”路上的新挑战
今天的中国,已不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国家,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制造业第一大国、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列的科技强国。然而,越是接近目标,面临的挑战就越复杂。从国际看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,科技竞争、地缘博弈加剧;从国内看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,改革进入深水区,民生保障、生态保护、风险防范等任务艰巨。
面对这些挑战,我们是否还能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和定力?是否还能像西柏坡时期那样,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决策应对风险?答案就在历史中。
三、西柏坡的当代启示:如何答好新时代“考卷”
坚持“两个务必”,永葆政治本色
“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”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。在经济发展上,要避免盲目追求速度,注重高质量发展;在干部作风上,要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。增强忧患意识,提升斗争本领
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以高超的战略智慧赢得胜利。今天,我们同样需要增强底线思维,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,在科技创新、国家安全、社会治理等领域下好先手棋。坚持人民至上,走好群众路线
淮海战役的胜利是“小车推出来的”,新时代的每一项成就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。无论是乡村振兴,还是共同富裕,都必须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发扬“赶考”精神,勇于自我革命
西柏坡时期,毛泽东同志提醒全党警惕“糖衣炮弹”。今天,全面从严治党依然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。只有不断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。
四、带着西柏坡的答案,走好新的“赶考”路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财富。新时代的“赶考”路上,我们要始终牢记“两个务必”,以坚定的信念、科学的决策、务实的作风,答好高质量发展、共同富裕、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时代考卷。
西柏坡的答案告诉我们:只要始终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和坚定,始终保持与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我们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。这场“赶考”没有终点,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就一定能交出让历史和人民满意的答卷!
某单位赴西柏坡学习。